云南水果产品十年发展迅速,葡萄产量超600%

据统计,2019年云南果业种植面积达1015.1万亩,总产量896.8万吨,亩均单产883千克,人均果量185千克,比十年前的数据分别增加了1.15倍、1.76倍、0.29倍和1.61倍。

增长较大的水果种类分别是葡萄(面积增长678.48%,产量增长688.63%),柑橘(面积增长243.31%,产量增长207.36%)和香蕉(面积增长152.55%,产量增长142.98%)。此外苹果和梨的种植面积与产量都增长了一倍左右。以前认为云南夏秋雨水多,不适宜种夏干带葡萄品种。后经调查和试种,发现夏秋雨水少,气温高的地方不少,于是就在适宜种植夏干带葡萄品种的宾川、元谋、弥勒、德钦(金沙江河谷)等县大量发展开来,且收到了产高质优效益大的好效果。

云南果业在栽培面积和总产量逐年稳步增长的同时,还按照不同地区的环境气候和不同果种需要的外界条件,科学地调整了果种结构和产地布局,形成了不同果种的优势产区。如滇东北的昭通、滇西北的宁蒗、丽江、滇东马龙的苹果产区,滇中的呈贡、官渡、安宁的优质梨产区,红河流域的河口、金平、红河、开远的香蕉产区,滇南的石屏、建水、华宁的柑桔产区,弥勒、宾川、元谋的葡萄产区,蒙自、会泽、建水的石榴产区,德宏州的柠檬产区。以前没有发展过改革开放后才引进来发展的石屏、富民的杨梅产区,保山、石林的甜柿产区,曲靖的蓝莓产区等。这种因地制宜、适地适树适需的划分产区种植,既充分发挥了当地自然环境的气候优势,又发挥了所种果树特有的优良性状,所以收到了高产优质、效好寿长的效果。

十年间,云南地区水果种植和销售模式也在快速发展。上世纪90年代前,水果生产多是“一家一户”的小农经济式种植经营,后随着生产经济结构的完善,从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逐步发展到了现今的果业大户、专业全作社、家庭果园和果业公司,形成规模化、规范化、专业化、商品化、产业化的“五化”生产和科学管理。其中起到“龙头”带动作用、效果最好和效益最大的水果种植销售专业化公司,例如新平褚氏农业有限公司,种植销售“褚橙”带动了整个云南柑橘产业的发展。这些专业水果公司不仅在种植上用的是优良品种、先进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,在营销上也把过去的“坐等客户上门”,改变成了主动出击,宣传产品,寻找市场和网上销售,为产品打开销路,没再出现有果品滞销、价低滥市现象。

由于毗邻东盟,特别是云南成了“一带一路”商贸向南亚和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后,水果出口自然是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。根据海关数据,2019年云南水果出口量达107.98万吨,出口金额21.80亿美元,居全国首位。据统计,当年云南生产的水果中,销到外省量最大的是:葡萄67.3万吨,柑桔44.9万吨,芒果21.1万吨,石榴16.3万吨,分别占当年生产总量的59.00%、39.00%、36.70%和41.20%。

图片来源:Pixabay
2021 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
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蔬果报道

 

主题: 
地区: 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