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科院研发专利品种 无籽猕猴桃助力水城脱贫

据新华社17日报道,中科院于周二举行了2019年第二季度的例行新闻发布会,对该院参与的定点扶贫任务进行了报告。中科院共有103名专家在内蒙古库伦旗、广西环江县、贵州水城县和六枝特区等4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调查,并根据当地情况和要求,为贫困防治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。

据了解,在贵州省水城县,中科院瞄准了当地的猕猴桃、马铃薯种薯、小黄姜、刺梨等自然资源,实施了13个科技扶贫项目,尤其还将猕猴桃作为了治贫脱贫的重要处方。

"猕猴桃可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,覆盖了中国一半以上的贫困地,"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钟彩红说:"无籽、果皮可食用的猕猴桃,将从贫穷的村庄走向世界。"

据文汇网报道,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依托专利品种,通过"公司+基地+农户"的模式全面提升当地猕猴桃产业化水平,全县种植面积由最初的近2万亩发展到目前的10.3万亩,该县所在六盘水全市已发展到17.8万亩。这一新品种、新技术在当地的运用累计创造产值14.47亿元、利润超3亿元,使1.6万贫困户、5.27万贫困人口受益。

据人民网报道,2011-2017年,贵州省猕猴桃种植面积从9.6万亩增长到52.3万亩,种植面积在全国排名第三位,增长了5.5倍。2017年猕猴桃产量约16.4万吨,产值达22.4亿元,为贵州贫困地区脱贫攻坚、推进农村地区产业兴旺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图片来源:Pixabay
2019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
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果蔬报道

主题: 
地区: 
产品: 

添加新评论